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大发带人回血次数最多的导师 > 新闻动态 > 在玉林不去酒馆不撸串,他们在书店过“夜生活”|封面杰选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2:46 点击次数:170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吴德玉 张杰 (刘凌霄对此有贡献)
“我会把手揣进裤兜,走到玉林路的尽头,坐在小酒馆的门口。”一首流行歌让无数外地人知晓了成都玉林的魅力。其实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小酒馆,还生长着不少特色鲜明的个性实体书店,比如一苇书坊 、长野书局 、 晚读书店等,成为年轻人在夜晚寻找心灵栖息地的重要场所。近日,我们走进在玉林很受欢迎的实体书店——一苇书坊,随机采访到两位喜欢逛书店的爱书人,听听他们的心声。正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文艺学博士的巩健,从哈尔滨来成都读书,喜欢上玉林,尤其是经常到一苇书坊来看书、买书或者参加读书会,“这个店的选书比较偏重人文社科,跟我个人的阅读偏好是一致的。” 因为阅读审美口味相通,巩健和一苇书房的主理人阿俊也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。
如今,实体书店已超越了单纯的图书买卖功能,它们更像是线下社交的平台和精神共同体的载体。一个优秀的书店店主或主理人,必然是一个热爱书籍、懂得书籍的人。他们的审美和选择,能够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灵魂。“借着书籍,连接到的不仅是知识,还会连接到同频道的同类人,大家彼此缔结一种在地生活的实感。”巩健说。
虽然可以在自己家里或者图书馆读书,但巩健喜欢实体书店“既自在又不孤独”的氛围:“就像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一样自由自在,但又并非真正的独处。书店里的人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舒适的主体性,你可以选择安静地阅读,也可以随时与他人交流,这种体验是在私人书房里难以企及的。”只要有时间,巩健就会到一苇书坊里待着,“白天相对安静一些,可以看书。晚上参加读书会则是另一番乐趣。大家围绕一本书分享心得,会后意犹未尽,继续讨论至深夜。这样的生活非常美好,第二天回想起来,内心仍充满了幸福。”
作为一个在成都求学的东北人,巩健坦言,爱书之人无论身处何地,都会寻找那个给予自己家园感的地方,而往往那就是一个优秀的书店。“阅读对我来说如同生命的一部分。无论未来我身在何方,从事何种工作,阅读都不会缺席,因为它已经像吃饭、运动、休息一样,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他透露,博士毕业后,他很可能会选择留在成都,而吸引他留下来的最大原因,便是这里的书店。
与巩健一样常在书坊阅读的蒋瑞,同样热爱书店这种既独立又开放的氛围。他迷恋拿起一本实体书时的质感,“如果说看电子书是网恋,那么看实体书就是线下的‘奔现’。”在书店里,看着一排排书架上的书籍,他感到一种无法替代的满足。在玉林的这些书店,人们在书海中遨游,享受着那份独特的静谧与充实,这已然成为他们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上一篇:中国重汽作为原告/上诉人的1起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5月14日开庭
下一篇:《红旗》杂志改名为《求是》的原因
Powered by 大发带人回血次数最多的导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